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会议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十一个坚持”的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也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有机整体。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现有教学布局和实践已经较为注重不同学段的教学重点,强调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强调小学和初中时期侧重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培育,高中时期侧重法治道路的自信自觉和法律知识的初步学习和基本运用,大学时期侧重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整体把握和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解与认同。但是,此种教学强调更多只是体现在教学认识上,在教学实践中很难做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强度上实现如此合理的计划。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不同学段之间和同一学段不同课程之间涉及法治教学存在内容分散且主题不一的特点,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也不甚统一,从而导致教学内容难易度不匹配,教学要求、方法、难度难以完全做到具有针对性,使得前文所言的教学布局和教学目标难以充分实现。
基于此,需要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涉及法治内容教学的主题导引。即无论不同学段所讲授法治内容为何,都视其从属于“十一个坚持”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归类。进而在主题导引之下实行专题性教学设计,所谓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都首要看是否满足此主题教学要求,从而使得分散性教学内容有固定框架加以限定,使得同一学段教学内容实现有效整合;进而使得不同阶段教学目标有固定的上升阶梯,不同学段教学内容能够实现层级安排。进而言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的主题导引之下,对于教学内容可以从五个维度进行教学审视,即所谓法治教育的五个维度:法治情感、法治体验、法治思维、法治理论/制度、法治信仰。这五个维度基本涵括了法治教学的主要方面。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论教学内容如何差异化,法治教育的教育目标和实践路径对应维度应该是:法治情感→建立学生法治情感启蒙;法治体验→丰富学生法治体验实践;法治思维→培养学生法治思维方式;法治理论/制度→拓展学生法治理论素养;法治信仰→培育学生法治价值信仰。五个维度的教学审视和教学设计,可以使得“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要求实现工作程式化,以此保证教学开展具有方法论的指引。
第三,突出生动实践在教学上的创新追求。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法治实践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法治思想就是在我国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厉行法治的强大动力,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提供鲜活样本与生动实践,这是思想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时代证明。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应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突出沉浸式、情境式体验教学,并推进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政课讲好道理,首要就是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思政课教学必然要将对应道理讲好,讲深入,讲透彻,讲生动。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之外要充分结合“大思政课”。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大思政课”的重点建设与教学运用,也与高校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由此构建起专业教育、思政教学以及大中小学的法治教育的三方联动式实践教学体系。就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而言,可以遵循以下思路: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基于“十一个坚持”明确教学主题;以实践主体和实践环境构建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痛点、疑点作针对性教学设计,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统一;旨在学思践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讲故事、提问题、明道理、弘价值”的教学推进,促使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理论、提高觉悟、升华思想。
三、七位一体: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系统创新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整体体现出科学的系统思维,在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等方面都作出深刻全面的阐释。同时,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繁复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体系是法律制定和法治实施、监督、保障的有机统一,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的有机统一。坚持系统观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之中。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其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一体化把握,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并充分把握其理论和实践特色,这是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整体学习的道理把握;由此方能进行教学层次的协同互动、系统创新,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论探索。
对于系统创新,就一般性而言,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总体要注重七个方面,即理论、课程、内容、方法、队伍、评价和实践。理论研究层面的系统创新,突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融合,包括教学创新与科研突破的联动,学术氛围打造与相关平台建设,等等。课程建设层面的系统创新,强调构建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层面的系统创新,在一体化的要求下突出核心内容和特色内容的教学贯彻。教学方法层面的系统创新,探索“翻转课堂”,注重线上+线下教学,探索新型教学技术运用。队伍构建层面的系统创新,打造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尤其推进理论名家、实务专家、优秀法律工作者参与课程教学。教学评价层面的系统创新,建立评价的效能标准、职责标准和素质标准,对应教学设计、流程、效果进行评价,构建多元动态的评价机制,突出增值评价,注重将思政育人目标科学纳入课程评价体系。教学实践层面的系统创新,构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校外实践、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推进教学资源研发、研学基地建设、网络育人空间等教学载体建设。七个方面追求“七位一体”,融合实践路径,系统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有效融入,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新格局。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