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接见援藏干部时动情地说:“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
在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有无数内地的青年人选择远离家乡,来到这片雪域高原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他们或在学校教书育人,或在工程建设一线为西藏架起通向未来的“天路”……“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志气更高”,这是属于这些青年的别具风采的“青春之歌”。
上海援藏教师、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团委书记王德伟:
“为孩子们打开看到更广阔世界的窗户”
2019年夏天,26岁的上海援藏青年教师王德伟第一次一年期的援藏工作即将结束。
“王老师这学期结束就回上海了,我们要分别了!”班上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说了这样一句话。
一时间,课堂陷入沉默,王德伟心情也有些沉重。走,还是留?那段时间,王德伟心里一直在犹豫,听了孩子这句话,他最终下了决心:再干3年!
从“语文源自身边”的角度出发,王德伟想了很多方法唤醒孩子们对语文的感知——课堂上,他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兴趣准备了许多拓展材料,通过各式各样的视频、音频资料,将大千世界直接呈现在孩子面前;他还在班级内举办各类辩论、演讲活动,让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外,他自掏腰包,为孩子们购买课外书籍,带领孩子们在书本里畅游,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索朗是王德伟班上的孩子,性格沉默、腼腆,很少在课堂上和老师有互动。王德伟刚带这个班的时候,其他老师都说:“索朗太害羞啦!”
这反倒让王德伟注意到了这个沉默的孩子,特意在课堂上和课后多与他交流,沉默的索朗逐渐打开了自己的心扉。
不久后的一次公开课上,孩子们把手高高举起来,抢着回答问题,其中,索朗格外积极。
“没想到,索朗这孩子变得这么开朗了。”课后,一位老师对王德伟说。王德伟觉得,这是自己无比自豪的时刻。
第二次援藏,王德伟兼任了学校的团委书记,他把更多精力放在组织活动上,不断往返于上海和西藏,组织孩子们走出高原,“让更多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
2019年,王德伟带着一批孩子去上海交流访学。原本,学校这次主要组织的是初一和初二的学生,但王德伟却执意要带上初三的达娃次仁。
为什么非要带上这个孩子?原来,达娃次仁是班里的尖子生,却一直抗拒报考内地西藏班,就想一直在西藏读书,将来回家帮忙。“我就想带他去上海看看外面的世界,然后再做选择也不迟。”王德伟说。
在机场,达娃次仁紧紧抓着王德伟的手臂,一脸紧张:“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
直到飞机稳稳地降落在上海,紧张消退的达娃次仁才拉着王德伟,请他给第一次坐飞机的自己拍照留念。
在上海,老师们带着达娃次仁看了许多东西,有陈列厚重历史的博物馆、先进的科技展览馆、灯火通明的建筑群、发达的商业体……这一切,都让达娃次仁心潮澎湃。活动即将结束,一行人在外滩合影留念。达娃次仁趴在王德伟肩膀上,在他耳畔轻轻地说:“王老师,我也想考内地西藏班,我也想来上海学习。”
2020年中考,达娃次仁如愿考上了上海珠峰中学。现在,达娃次仁已经成了内地西藏班的政策宣讲员,假期主动回日喀则为学弟学妹介绍政策,当日喀则的孩子们再去上海参观时,他也积极为孩子们分享经历,介绍经验。
“为孩子们打开看到更广阔世界的窗户,是我在西藏做的最为骄傲的事。”王德伟说,“上海对口支援西藏20多年,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也已经运转十几年了,一代又一代的援藏教师一起努力,一茬接着一茬干,为越来越多的西藏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中铁电气化局职工、拉林铁路建设者张腾:
“总得有一些后浪,奔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今年6月25日,西藏拉林铁路正式通车,这是西藏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标志着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实现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看着列车进入车站,22岁的中铁电气化局职工张腾心里激动万分,这是他和父亲张新锋以及其他铁路建设者们长久以来的心血。
施工期间,早上天没亮,张腾和张新锋这对父子兵就要前往负责的施工区域开始干活。冬天,路上时常伴随着冰雨和雪花,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伴随着高原缺氧,工作条件艰苦异常。
“腰带好好检查”“上下杆子一定要慢”……走在高架桥上,脚下是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张新锋正在指挥施工人员作业;不远处,张腾抱着硕大的器材,展开支架,详细测量着施工所需要的各项数据。“我们做测量的,每天走两三万步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张腾说。
虽然工作辛苦,但是张腾却无比欣慰。以往,他难得与父亲相聚,张新锋常年在外施工,工程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很少回家过年;甚至在张腾出生的时候,张新锋还在东北进行工程建设,父子俩聚少离多。但今年春节,父子俩终于第一次在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拉林铁路施工工地一起过上了别样的团圆年。
相聚难得,父子俩却没有太多家长里短,更多是对工程项目的关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何加快进度,保障铁路按时通车,是父子俩经常讨论的问题。电气化建设是技术活,需要爬上四五米高的架子施工作业。“在平原地区,一组熟练工人一天可以完成二三十个支柱组装作业,但是在西藏,大家干一会儿就要喘半天,一天最多完成10个架子,速度慢了一半都不止。”张腾说。
长度超过11公里的拉林铁路米林隧道,为了抢工期,几个施工单位只能轮流作业。而隧道狭窄,施工车辆不能同时进出,大家只能抓紧自己施工的窗口期,尽可能快地完成任务。父子俩一大早就进了隧道,直到次日凌晨才出来,回去匆匆吃几口饭就倒头睡下……终于按时完成了施工进度。隧道完工后,张腾足足躺了一天才缓过劲儿来。
“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万籁俱寂;等完成项目要走的时候,这里已是万家灯火。一条交通线,也是很多人的生命线。”看着新修通的拉林铁路,张腾感慨地说,“看到这里越来越繁荣,我们很有成就感。如果说老一辈铁路建设者是建设国家的前浪,我们就是后浪。总得有一些后浪,奔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苏州援藏干部、拉萨市林周县发改委副主任王俊:
“不仅要带来项目,也要带来工作态度和方法”
拉萨北部的林周县唐古乡,海拔4200多米。
作为土生土长的唐古人,在拉萨大学学习旅游管理的乌坚措姆从没想到这里还能开办高级酒店。
王俊不这么觉得。2019年,32岁的他作为江苏省第九批援藏干部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从苏州市来到林周县发改委,唐古旅游服务中心就是王俊最早经手的项目之一。
如今,在唐古旅游服务中心,酒店工作人员乌坚措姆和同事们非常忙碌,这里基础设施完善,游客的数量也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几十个房间的酒店在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拉萨要建设北部旅游环线,我们苏州援藏就希望在沿线布设一批项目,让‘拉北环线’能切实带动当地群众提升生活质量。”王俊说:“唐古乡毗邻热振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建成的唐古旅游服务中心就是我们交出的答卷。”
第一次去唐古,王俊印象深刻——100公里左右的道路,开车走了四五个小时。路上到处都在施工,泥水飞溅,路面坑洼,途中还要翻越一座海拔近5000米的大山,遇到塌方或者施工维修,车辆就要停留许久。
从交通配套到唐古乡卫生院等民生设施,再到旅游服务中心,苏州共投资近1亿元用于当地旅游发展和民生改善。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王俊心里不停琢磨:“酒店的项目,要怎么才能赢利?这些民生项目完成后,会有多大变化?”
这是他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苏州援藏给这里定下的目标是“能赢利、能自我造血”。这个看起来不高的要求,对许多西藏的项目来说,都显得相当困难——这里气候寒冷,一年施工期大概只有六七个月;这里海拔较高,很多工程设施无法架设,一些作业人员也不愿意来。种种问题都会拖慢施工进度,也对项目的质量提出挑战。
为了保障各个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建设质量,王俊一趟趟往唐古跑,有时候一个月要去两三次。有一次,道路施工中断,王俊和同事只能绕几百公里路,多花一天时间从拉萨市区到林周县城。
唐古乡越跑越多,变化王俊看在眼里:随着交通改善项目的不断推进,县城到乡里交通改善了,路程从四五个小时缩短到两个小时;随着乡镇配套医疗设施项目的落地,当地老百姓的一些小病都能就地解决;随着唐古乡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完成,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唐古乡旅游观光,这里已经逐渐成为拉萨北部旅游环线上的一个知名“打卡点”。
项目建设不仅改变了当地的环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干部的精神面貌。刚来林周工作的时候,一些干部对项目没有信心、缺乏热情,总喜欢说“差不多就行”。“我看差一点都不行!”王俊总是要把项目的细节一点点敲定、一点点打磨。在他的影响下,周围的人对待项目的态度更加认真,各项规章制度也更严格,因为大家都知道,但凡有点问题,都会被王俊打回去重来。
“项目先期不把细节算清楚,预算就容易超标,到时候再调整,一来手续麻烦,影响工期,二来也会形成马虎的习惯,很难严肃起来。我们不仅要带来项目,也要带来工作态度和方法,这样才能给西藏带来更长远的改变。”王俊说。
(来源:中国青年网)